-
性欲减退
性欲减退
概述
心理或生理因素引起的性功能障碍
表现为性兴趣和性活动降低甚至丧失
出现明显的生活困扰或人际交往困难
主要通过心理干预治疗,也有药物治疗
疾病定义
性欲减退又称性欲低下或性冷淡,是指成人持续存在性兴趣和性活动降低甚至丧失的状态。患者性活动不易启动,对配偶或者异性缺乏性的要求,性思考、性幻想的缺乏。性行为表达水平降低和性生活能力减弱,性欲受到不同程度地抑制,通常会引起患者痛苦。
性欲减退可分为原发的(初始即缺乏)、继发的(近期才下降)、情境性的(发生于特殊的地点或特殊的性伴侣)或是全面的。
流行病学
国外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
女性性功能障碍发病率约为20%~50%,约33%女性性欲减退;
男性性功能障碍35岁以下者占1.3%,50岁以下者占6.7%,60岁以下者占约18.4%,75岁以下者占约55%;
其中约27%男性早泄,而约10%男性勃起功能障碍。
据统计我国男性性功能障碍发病率达10%。
疾病类型
根据《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 5 版)》(DSM-V)将性欲减退分为男性性欲减退和女性性兴趣/唤起障碍。
患者最常问的问题
怎么样算是性欲减退(即认为是疾病状态)?
在DSM-V诊断上,性欲减退的诊断必须在患者持续存在性兴趣或性活动降低甚至丧失,至少6个月,并且对生活状态或人际交往产生影响,引起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才能成立。
且该性功能失调不能用其他非性功能的精神障碍来更好地解释,或作为严重的关系困扰或其他显著应激源的结果,也不能归因于物质/药物的效应或其他躯体疾病。
对于暂时性的、轻度不影响生活和人际交往的性欲减退,目前并不认为是一种需要干预的疾病,可能在撤去某些刺激后可以改善。
性欲减退可以治愈吗?
理论上可以,但是由于性欲减退的病因比较复杂,除了由明确病因导致的性冷淡在去除病因或对因治疗能够治愈或改善,对于大部分的性欲减退,目前治疗手段有限,总体治疗效果并不乐观。治疗方式上,除了药物治疗,最重要的还是心理治疗,主要包括认知改善和行为干预。
性欲减退是如何造成的?
目前对性欲减退的原因认识并不十分明确,目前认为其与生物学(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理学(认知和情感)、社会学(人际关系)、文化传统(宗教、习俗)、教育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
病因
性欲减退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疾病,病因复杂,其可能受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传统、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基本病因
心理因素
错误的性观念、性知识缺乏;
既往性创伤或性虐待经历的影响;
性伴侣及人际关系紧张;
由于婚姻生活不协调造成夫妻感情不和而产生的厌恶、反感等负面情绪;
婚外性行为造成的疏离感或负罪感;
害怕性传播疾病而使性生活过程不能放松;
以及生活中长期、沉重的压力造成的持续疲劳等诸多原因。
生理因素
内分泌因素
睾丸激素水平低或催乳激素水平高可能影响性欲望及性生理需求。
药物/精神活性物质因素
长期服用影响内分泌水平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抗精神病药等;
长期大量酗酒或吸毒者。
躯体疾病因素
躯体疾病因素包括慢性疾病、神经精神系统疾患、肿瘤、内分泌疾病、血管病变、生殖器官病变等。
基因因素
随着人类基因组研究的进展,性功能研究也深入到分子水平,多巴胺受体和多巴胺转运体的相关基因被认为与性功能相关(如主观的性唤起)。
其他因素
文化因素,如宗教和性文化背景等;
伴侣的慢性病等。
症状
性欲减退的典型症状表现为:
对一切性表达方式和性行为不感兴趣;
缺乏性幻想;
缺乏主动性要求;
几乎没有性冲动。
患者持续地或反复地存在性欲减退的症状,至少6个月,可能会伴有生活困扰、人际交往苦恼等,其症状表现不能完全归于其他非性功能的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或物质、药物的效应。
典型症状
缺乏或减少对性行为的兴趣;
缺乏或减少性思想或性幻想;
缺乏或减少性活动的启动;
在大多数性活动中缺乏或减少性兴奋、性愉悦;
对内在或外在的性暗示(书面的、口头的、视觉的)缺乏、减少性兴趣,例如在伴侣试图发起性活动时缺乏兴趣。
伴随症状
日常生活困扰,如注意力分散、情绪低落和恶劣心境影响工作、学习、思考。
人际交往困难。
就医
当患者出现性兴趣减退,性活动减少,性冲动和性思想减少时,应及时就医。
抓紧提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