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疾病理疗

肝门部胆管癌

肝门部胆管癌

概述

一种胆道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低

胆管系统长期慢性炎症状态易引发癌变

早期可能出现消化不良、尿色加深

手术治疗是首选治疗方案,放化疗为辅

疾病定义

肝门部胆管癌是指起源于肝总管、左右一级肝管汇合部的肝外胆管上段的恶性上皮性肿瘤。

需要注意区分的是,部分起源于肝内胆管主干分支的肝内胆管癌和起源于胆囊管、胆囊颈部及胆囊体部的胆囊癌,随着疾病的进展可侵犯肝门部胆管区域,两者的生物学特点存在较大差异,不应归于同一疾病范畴。

流行病学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17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数据,2014年全国339个肿瘤登记地区胆囊及肝外胆管癌新发病例11238例,发病率为3.90/10万,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1.36%,死亡率2.90/10万。但具体到肝门部胆管癌,目前并无确切的发病率数据。

疾病类型

肝门部胆管癌依据肿瘤细胞的病理特点,主要分为腺癌、鳞癌和腺鳞癌,其中腺癌是肝门部胆管癌最为常见的病理类型。同时,有部分生长于肝门部胆管的腺瘤、囊腺瘤合并发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亦可归于肝门部胆管癌范畴。

病因

肝门部胆管癌的病因仍不清楚,但据目前的研究进展,发现“炎-癌转化”可能是肝门部胆管癌发病的重要机制。

基本病因

该病的基本病因仍不甚清楚。据流行病学的研究发现,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等慢性肝炎病毒的感染、胆管结石、胆管寄生虫、细菌感染(螺杆菌、沙门氏菌等)、胆管先天性发育异常等,可导致胆管系统长期处于慢性炎症状态,“炎-癌转化”的可能性增加,胆管癌变的风险增加。

诱发因素

长期吸烟或暴露于环境毒物(黄曲霉素、石棉、二氧化钍、亚硝胺等)下,有诱发、加剧胆管癌变的风险。

症状

由于肿瘤生长于肝门部胆管这一空间狭小的胆管特殊部位,且肿瘤多发源于胆管腔内黏膜层,在发病早期患者由于胆管仍保持通畅状态、因而少有特殊不良症状,且常规体检难以发现这一位于体积极小的病灶。

患者及家属了解一些可能发生的症状,提高警惕很有必要,但这些症状并非该疾病的特异性症状,还需要进一步检查,由专科医生进行判断。

典型症状

右上腹部隐痛不适;

消化不良,食欲下降;

皮肤巩膜黄染,可伴有难以缓解的皮肤瘙痒症状,夜间更为明显;

尿色深黄,大便呈灰白色陶土状。

伴随症状

当有难以缓解的皮肤瘙痒症状时,患者往往坐卧不安、反复挠抓,夜间加重可能会导致睡眠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就医

当患者出现消化不良、尿色加深、眼球巩膜(眼白)发黄时,民间“上火”的症状,便自行治疗或寻求中医中药治疗,而是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及检查,明确是否有黄疸症状及发病原因,避免延误病情。

就诊科室

一般首先就诊于肝胆外科、普外科或消化科,明确诊断后可转肿瘤科,具体应根据医院科室的就诊范围而定。

 


暂时没有提问相关问题
抓紧提问吧!
  
客户服务中心
业务一部
晁 伟:17551855697 王祖儿:18552212292
业务二部:
龚玉芳: 13003478792 王 敏:15305121605
业务三部:
潘青青:19165956607 梁靖文:19517880248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3-202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数中堂(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3007011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2656

地址:北京市门头沟区石龙经济开发区平安路5号4幢DY2032 EMAIL:29059245@qq.com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