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伤寒
伤寒
概述
由伤寒沙门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有持续高热、腹痛、玫瑰疹、肝脾大等症状
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
水和食物被污染可致暴发流行
疾病定义
伤寒(typhoid fever)是由伤寒沙门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典型症状包括持续高热、腹痛、肝脾肿大和白细胞低下,部分患者有玫瑰皮疹和相对缓脉,病情严重者可出现表情淡漠、反应迟钝。
流行病学
伤寒每年感染超过2600万患者。各地均有,发展中国家、(亚)热带多见,发达国家患者多为外出旅游后患病。
在部分发展中国家,该病仍是一个重要的威胁健康的疾病,尤其是对儿童。
疾病类型
根据不同发病年龄、机体免疫状态、基础病、细菌数量和毒力、治疗及时性等因素,伤寒常见临床类型包括:
普通型伤寒
存在典型的发热、玫瑰疹、腹痛等表现,由于现在多数患者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抗菌治疗,典型患者已较少见。
轻型伤寒
症状轻,病程短,1~2 周可恢复健康。
暴发型伤寒
急性起病,全身症状显著,可出现中毒性脑病、心肌炎、休克等。
迁延型伤寒
发热持续时间长,可达5周以上,常见于有慢性乙肝等基础病的患者。
逍遥型伤寒
初期症状不明显,部分患者直至发生肠出血或穿孔时,才被诊断。
顿挫型伤寒
起病较急,近似普通型伤寒表现,但在1周左右发热等症状迅速消退而痊愈。
传播途径
伤寒带菌者和患者是伤寒的唯一传染源。
有胆石症或慢性胆囊炎等胆道系统疾病的女性或老年患者,容易变为慢性带菌者,少数患者可终身排出细菌。
伤寒沙门菌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摄入被污染的食物或水可引起该病。
日常密切接触苍蝇、蟑螂,也可引起伤寒的散发流行。
人群对伤寒普遍易感,儿童和青年人更常见,病后可获得稳固的免疫力。
患者最常问的问题
伤寒是怎么引起的?会传染吗?
伤寒是由伤寒沙门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该病会经过日常密切接触传染,摄入被伤寒沙门菌污染的食物或水,亦可导致伤寒发生。
伤寒和感冒的区别?
普通人容易将伤寒和风寒感冒混淆,但其实二者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伤寒是一种细菌感染,特指伤寒沙门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以高热和消化道症状为主。
而感冒则大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属于上呼吸道感染。
伤寒能自愈吗?伤寒是很严重的疾病吗?
伤寒不能自愈,但经及时抗菌治疗后多可治愈。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治疗,伤寒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肠穿孔、肠出血,中毒性休克,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
“伤寒玛丽”为什么不患病?
“伤寒玛丽”是一名携带伤寒菌的健康带菌者,她体内的伤寒沙门菌藏在其肠道及胆囊内,本人并没有症状,但是其排泄物带有致病的伤寒沙门菌,因而可通过她传播给他人。
病因
伤寒是一种由伤寒沙门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基本病因
伤寒沙门菌
人类摄入伤寒沙门菌量越多,该病罹患率越高、潜伏期越短。未被胃酸杀死的细菌,穿过肠黏膜上皮屏障,进入肠道淋巴组织,并通过淋巴或血行途径播散,导致发热、腹痛等典型症状,细菌可滞留在肝脏、脾脏、骨髓内,成为感染复发的源头。
带菌者和患者是伤寒唯一的传染源。伤寒沙门菌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摄入被污染的食物或水可引起该病。
诱发因素
人群对伤寒普遍易感,儿童和青年人更常见。其他诱发因素包括:
在伤寒高危地区工作或旅游,如南美洲、非洲、印度、东南亚等;
接触伤寒沙门菌的临床微生物工作者;
与近期感染伤寒的患者密切接触。
症状
伤寒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伴腹泻或便秘。
儿童患者及早期接受抗菌药物的患者症状较轻,1~2周可恢复健康。若不及时治疗,伤寒患者可出现神经错乱,甚至肠穿孔、肠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典型症状
伤寒潜伏期1~2周,其长短与感染菌数量和毒力有关,自然病程约4周。
伤寒常见症状有:
发热,可伴畏寒,热峰逐日升高,可达 40.5℃;
头痛;
疲惫、乏力;
肌痛;
干咳;
厌食和消瘦;
腹痛,呈弥漫性或位于右下腹;
腹泻或便秘;
肝脾大,可有触痛;
皮疹,50%以上患者可出现胸腹肩背部直径2~4mm淡红色小斑丘疹,压之褪色,分批出现,称为玫瑰疹,多在2~4日内消失;
相对缓脉,即体温升高和脉搏增快不成比例,是由于副交感神经兴奋导致;
若患者未及时进行抗菌治疗,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即表情淡漠、呆滞、反应迟钝,也称为“伤寒面容”。
伴随症状
患者如出现严重并发症,包括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肠出血、肠穿孔等,可表现出相应症状。如出现中毒性肝炎,可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肝大等;如出现中毒性心肌炎,可表现为心悸、气短、心律失常等;如出现肠出血、肠穿孔,可表现为便血、剧烈腹痛、恶心、呕吐,严重者出现休克等。
就医
任何人出现持续发热不退、腹痛、腹泻、玫瑰疹、肝脾大等疑似伤寒表现时,都应尽早就医。
极少数伤寒患者,在病程中会发生剧烈腹痛,应警惕肠穿孔,更需及时就诊。
抓紧提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