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脂溢性角化病
脂溢性角化病
概述
最常见的表皮良性肿瘤
主要见于40岁以上成年人
与皮肤老化、遗传易感性等因素相关
常采用冷冻、削切、刮除术、光电技术等治疗
疾病定义
脂溢性角化病(seborrheic keratosis, SK)是一种最常见的表皮良性肿瘤,主要见于40岁以上成人,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又称老年疣、老年斑,也称为基底细胞乳头瘤。
可发生于除掌跖之外的任何皮肤,但躯干和头颈部最为好发。皮损常多发,临床上其数目、大小、形态、颜色深浅等方面表现多样,典型表现为圆形或者卵圆形丘疹或斑块,淡褐色至黑色,境界清楚,似黏贴在皮肤表面。皮损表面可见不同程度的角化(粗糙)。重要的临床体征是多发的角囊肿形成。
流行病学
澳大利亚的研究数据显示,患有SK的个体在15~25岁人群中占12%,皮损数量的中位数为6个/人;而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则占100%,皮损数量的中位数为69个/人;同时SK的发病率无性别差异。
Jackson JM等的调查显示全美国大约有8300万人患有SK;James Q等的研究显示60~69岁个体的SK数量明显多于50~59岁个体,男性和女性相比有更多的SK损害位于躯干和上肢,面颈部皮损较躯干皮损平一些。
亚洲人50岁以上者中有80%~100%患有脂溢性角化病。
疾病类型
脂溢性角化病属于表皮良性肿瘤,随着皮肤的老化而出现,并且与长期慢性的紫外线辐射相关。
传播途径
脂溢性角化症为表皮良性肿瘤,无传染性。
病因
脂溢性角化病(SK)的确切原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其发生和皮肤的老化有相关性。
多发性SK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但准确的遗传模式尚不清楚。可在SK皮损中发现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 FGFR3)和其他的信号分子的基因突变。
病毒感染在SK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还存在争议。
基本病因
皮肤老化
主要见于40岁以上成人,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亚洲人50岁以上者中有80%~100%患有SK。因此SK损害是伴随着皮肤的老化而出现并逐渐增多的。
遗传
多发性SK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但准确的遗传模式尚不清楚,推测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不同的外显率。
基因突变
在SK损害中已经发现一些基因突变,其中最常见的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GFR3)(见于48%皮损中),其次是PIK3CA(32%),然后是TERT启动子(24%)和DPH3启动子(24%)。
诱发因素
紫外线照射
长期慢性的紫外线照射可促进SK的发生,导致在阳光暴露部位,包括面、颈部和上肢伸侧出现多发SK损害,早期可表现为日光性雀斑样痣(淡褐色的斑点)。
病毒感染
有研究发现SK损害中可发现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证据,但尚存争议。近期有研究在SK皮损内发现了Merkel细胞多瘤病毒和疱疹病毒-6A。
肿瘤
SK和一些肿瘤有关,尤其是一些发疹型SK,可视为是一种副肿瘤表现。例如Leser-Trélat征和腺癌有关,黑色丘疹性皮病(dermatosis papulosis nigra)和内脏恶性肿瘤相关,斑块期蕈样肉芽肿皮损上可出现发疹性脂溢性角化病等。
药物
有一些药物可导致发疹型SK,而无恶性肿瘤,例如阿达木单抗;还有一些抗肿瘤药,如多烯紫杉醇、阿糖胞苷、长春新碱等,在治疗肿瘤的过程中可使SK损害出现炎症。
空气污染
近期研究显示空气中污染物的接触与外源性皮肤老化显著相关,尤其是日光性雀斑样痣的发生。
症状
皮损常多发、深色、境界清楚,可为大小不等的斑、扁平丘疹或斑块,表面多粗糙,有黏附在皮肤表面的感觉。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有时个别皮损可有瘙痒或疼痛感。病程缓慢,但也有发疹性发病。
典型症状
好发部位
皮损可发生于除口腔黏膜、手掌和足底之外的任何体表部位,头面、颈部、手背、躯干等处最常见。
皮损及症状特点
脂溢性角化病(SK)的皮损表现多样,即使是同一患者,其身上的皮损的大小、颜色、形态等也均互不相同:
直径从数毫米至数厘米,但多在1 cm以内。
颜色可从肤色至淡褐色至黑色。
形态可以是圆形或卵圆形斑、斑片或丘疹、斑块,表面光滑或粗糙。
同一损害的不同发展阶段表现也不一样:
初期可能是淡褐色斑。
逐渐增大、隆起呈偏平丘疹或斑块,表面逐渐粗糙,甚至呈疣状。
颜色加深呈深褐色甚至黑色,可有油腻性的脱屑。
常常具有共同的特征:黏附样外观,境界清楚,有程度不等角化。皮肤镜下可见沟脊、粉刺样开口和粟粒样囊肿。
不同形态的损害其组织学结构不同,根据组织学表现可分成以下类型:棘层肥厚型;角化过度型;网状型或腺样型;克隆型;黑棘皮瘤型;反转毛囊型等。
有时皮损可能会在一定刺激(例如摩擦、抠抓)下出现红肿、渗出、脱屑,可伴瘙痒、疼痛,这时叫做激惹型SK,不是恶变的表现。
一些抗肿瘤的药物,如阿糖胞苷、多烯紫杉醇、吉西他滨、纳武单抗(nivolumab)和肿瘤内注射LL-37也可诱使SK损害发生炎症反应,称为假性Leser-Trélat征。
部分国人在30岁左右面部出现小的扁平丘疹,经常被怀疑是患了扁平疣,其实这是SK的一种亚型,称为黑色丘疹性皮病。这种SK在亚洲人和非洲人中常见,85%病例有阳性家族史。这种损害比其他亚型出现的更早,并多分布于紫外线暴露区域,病理表现与基层肥厚型或网状型相似。
伴随症状
脂溢性角化病一般情况下无任何不适感,但如有损伤或者受到各种激惹(摩擦、药物等)后可出现瘙痒、疼痛等不适。
如果在短时间内出现多发SK皮损,并常伴瘙痒,这时需要警惕可能为Leser-Trélat征。这是一种副肿瘤性疾病,可同时或先后发生恶性肿瘤。经常合并的恶性肿瘤包括:肺癌、食道癌、咽喉癌、蕈样肉芽肿、Sezary综合征、浆细胞瘤等。
就医
脂溢性角化病(SK)是一种表皮良性肿瘤,伴随着皮肤老化出现并逐渐增多,一般不需要就医。若出现以下情况需要及时就诊以明确诊断,或检查是否有潜在恶性肿瘤:
比较年轻时出现较多脂溢性角化病样损害,尤其损害有线状排列或伴有瘙痒。
短期内突然出现大量皮损,伴或不伴瘙痒、疼痛等不适。
皮损容易受损伤、发炎或流血。
皮损生长较快。
皮损破溃长期不愈。
皮损影响外貌。
抓紧提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