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疾病理疗

鼠疫


鼠疫

概述

传染性强,鼠蚤叮咬是主要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患者体液或病兽也可传染

出现发热、淋巴结肿痛、肺炎、出血倾向等

链霉素为首选,强调早期、足量用药

疾病定义

鼠疫(plague)是鼠疫耶尔森菌(Yersinia pestis)借鼠蚤传播为主的烈性传染病,系广泛流行于野生啮齿类动物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痛、出血倾向、肺部炎症等。鼠疫传染性强,如果不治疗,病死率高达30%~60%

鼠疫属国际检疫传染病和我国法定的甲类管理传染病。

历史上,鼠疫是导致高死亡率的大流行病,十四世纪时被称为“黑死病”,曾在欧洲造成约5000万人死亡。

流行病学

流行地区

鼠疫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其自然疫源地分布在亚洲、非洲、美洲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流行最广的3个国家是马达加斯加、刚果民主共和国和秘鲁。

我国目前存在着12种类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主要在西藏和青海,其他地区也有散发。

传染源

染疫动物

最主要的传染源是啮齿类动物,包括鼠类、旱獭等。

鼠疫患者

主要是肺鼠疫患者,在疾病早期即具有传染性。败血型鼠疫、腺肿发生破溃的腺鼠疫患者等也可作为传染源。无症状感染者不具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

经跳蚤叮咬传播

人类鼠疫的首发病例多由跳蚤叮咬所致。

经直接接触传播

人类通过捕猎、宰杀、剥皮及食肉等方式直接接触染疫动物而感染,食用未煮熟的鼠疫病死动物(如旱獭、兔、藏系绵羊等)可发生肠鼠疫。

经飞沫传播

肺鼠疫患者或动物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鼠疫菌,形成细菌微粒及气溶胶,造成肺鼠疫传播。

实验室感染

由于防护不严、操作不当和实验室事故造成感染。

易感人群

人类对鼠疫普遍易感,没有天然免疫力,但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预防性用药可降低易感性。

高发季节

人间鼠疫流行,均发生于动物间鼠疫之后。人间鼠疫多发生在6~9月,肺鼠疫多在10月以后流行,这与鼠类活动和鼠蚤繁殖情况有关。

疾病类型

根据病变累及的主要部位,主要的鼠疫类型有腺鼠疫、肺鼠疫、败血症型鼠疫,还有一些少见类型,如肠鼠疫、脑膜炎型鼠疫、眼鼠疫、皮肤鼠疫等。

病因

鼠疫耶尔森菌为鼠疫的病原菌,又被称为鼠疫菌,是一种革兰染色阴性、两端钝圆、两极浓染的短小杆菌,对常用的抗菌素敏感,且对消毒剂敏感,容易被杀灭。鼠疫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8~30℃,最适pH值为6.9~7.1,对高温和常用化学消毒剂敏感。

基本病因

当人类被携带鼠疫菌的跳蚤叮咬后,鼠疫菌经皮肤进入人体后,首先沿淋巴管到达局部淋巴结,在其中繁殖,引起急性淋巴结炎,极度肿胀,即为“腺鼠疫”。如果此期得不到及时治疗,将继续沿着淋巴系统扩散,侵犯其他淋巴结。

鼠疫菌及内毒素,也可经淋巴循环系统进入血循环,引起败血症,出现严重中毒症状,包括严重的皮肤黏膜出血、趾端坏死等表现(故鼠疫曾被称为“黑死病”),然后侵入肺组织引起继发性肺鼠疫。当人类与肺鼠疫患者密切接触,吸入一定数量的鼠疫菌后,可引发原发性肺鼠疫。

此外,鼠疫菌经过不同途径侵及人体不同部位,引起局部炎症反应的同时也导致全身严重病变,以淋巴管、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和急性出血坏死性炎症为主要病理改变。

症状

鼠疫的潜伏期较短,一般在1~6天之间,多为2~3天,个别病例可达8~9天。其中,腺型和皮肤型鼠疫的潜伏期较长,约为2~8天;原发性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的潜伏期较短,约为1~3天。

鼠疫主要表现为发病急剧,寒战、髙热、体温骤升至39~41℃,呈稽留热,剧烈头痛,有时出现中枢性呕吐、呼吸急促、心动过速、血压下降。

重症患者早期即可出现血压下降、意识不清、谵妄等。

典型症状

腺鼠疫

最为常见,除具有鼠疫的全身表现以外,受侵部位所属淋巴结肿大为其主要特点。好发部位依次为腹股沟淋巴结、腋下、颈部及颌下淋巴结,多为单侧。

淋巴结肿大与发热同时出现,表现为迅速的弥漫性淋巴结肿胀,典型的表现为淋巴结明显触痛而坚硬,与皮下组织粘连,失去移动性,周围组织显著水肿,可有充血和出血。由于疼痛剧烈,患者常呈被动体位。

肺鼠疫

原发性肺鼠疫

原发肺鼠疫起病急骤,寒战高热,在起病24~36小时内可发生剧烈胸痛、咳嗽、咳大量泡沫粉红色或鲜红色血痰;呼吸急促并呼吸困难;肺部仅可闻及少量散在湿啰音或轻微的胸膜摩擦音,较少的肺部体征与严重的全身症状常不相称。

胸部X线可见多叶段分布的斑片状边缘模糊的高密度阴影。若不及时给予有效治疗,患者多于发病2~3天后死于中毒性休克、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

继发性肺鼠疫

继发性肺鼠疫是在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症状基础上,病情突然加剧,出现原发性肺鼠疫呼吸系统表现。

败血症型鼠疫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

感染鼠疫菌后尚未出现局部症状即发展为败血症的为原发败血型鼠疫。

继发性者病初有肺鼠疫、腺鼠疫或其他类型的相应表现而病情进一步加重。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或体温不升、神志不清,谵妄或昏迷,进而发生感染性休克。

病情进展异常迅猛,常于1~3天死亡。因皮肤广泛出血、瘀斑、发绀、坏死,故死后尸体呈紫黑色,俗称”黑死病”。

其他类型鼠疫

如肠鼠疫、脑膜炎型鼠疫、眼鼠疫、皮肤鼠疫等,均少见。

就医

凡具有鼠疫临床表现,发热、淋巴结肿痛、肺炎、出血倾向等的患者,均应及时就医。确诊或疑似鼠疫患者,均应迅速组织严密的隔离,就地治疗。

就诊科室

感染科

 


暂时没有提问相关问题
抓紧提问吧!
  
客服服务热线
400-133-2005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3-202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数中堂(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3007011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2656

地址:北京市门头沟区石龙经济开发区平安路5号4幢DY2032 EMAIL:29059245@qq.com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