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疾病理疗

炭疽


炭疽

概述

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

主要为皮肤炭疽,其次为肺炭疽和肠炭疽

人主要通过接触传播

预后情况与是否及时有效的诊治直接相关

疾病定义

炭疽(anthrax)是由炭疽芽孢杆菌(Bacillus anthracis)所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其中肺炭疽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炭疽杆菌是一种革兰阳性杆菌。主要发生于草食动物,尤其是牛、羊和马。人类主要通过接触病畜及其产品或者食用病畜的肉类而感染。皮肤炭疽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局部皮肤坏死、特征性焦痂等症状,而肺炭疽和肠炭疽常危及生命。

流行病学

炭疽散布于世界各地,在南美洲、亚洲及非洲的牧区仍呈地方性流行。由于普遍接种疫苗和广泛的动物类医疗工作,发达国家动物及人类炭疽几乎消灭,重点防控炭疽被作为生物武器带来威胁。

在发展中国家,本病仍在一定范围内流行,每年发病数估计为1~2万。 近年来,我国仅有个别暴发案例。多集中在贵州、新疆、甘肃、四川、广西、云南等西部地区,每年炭疽发病数波动在40~1000人。

传染源

人类炭疽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病的牛、马、羊、骆驼等食草动物,其次是猪和狗。它们的皮毛、 肉、骨粉等均可携带细菌造成传播。炭疽患者的痰、粪便及病灶分泌物可检出细菌,具有传染性,但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极少见。

传播途径

人类炭疽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常因肢体直接接触病畜或污染的畜产品、土壤及用具等感染。

通过呼吸道吸入带芽胞的粉尘或气溶胶可引起肺炭疽;进食被炭疽杆菌污染的肉类和乳制品可引起肠炭疽,如吸血昆虫、牛虻等叮咬病畜后,再叮咬人类,亦可能传播炭疽,但较少见。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动物饲养、屠宰、制品加工、销售以及兽医等行业的从业人员为高危人群。 炭疽多为散发,病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流行特征

全年均有发病,7~9月为高峰,吸入型多见于冬、春季。患者多见于牧区,呈地方性散发流行。由于皮毛加工等集中于城镇,使炭疽在城市暴发的可能性增大。

疾病类型

根据炭疽进入人体的方式,分为皮肤炭疽、吸入性炭疽(肺炭疽)、消化道炭疽(肠炭疽)、炭疽杆菌脑膜炎(中枢神经系统炭疽)以及败血型炭疽。

皮肤炭疽

皮肤炭疽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分为炭疽痈和恶性水肿。当炭疽孢子进入皮肤,通常是通过伤口或刮伤处,人们就会患上皮肤炭疽,病变最常见于头面部、颈部、肩部、前臂、双手和脚等裸露皮肤。

接触之后1~7天内就会引发感染,及时给予治疗,存活率可达100%,若不予治疗,则有20%的患者可能死亡。

吸入性炭疽

也称肺炭疽,是最易致命的类型,当吸入炭疽孢子时,则会患上吸入性炭疽。吸入性炭疽一开始出现在胸部淋巴结,随后蔓延至全身,最终会导致呼吸困难和休克。一般在接触后一周内感染,通常持续两个月。

积极治疗后超出半数的患者可以存活;如果不给予治疗,仅有10%~15%的患者能够存活。

消化道炭疽

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病畜的肉或相应制品的时候,则会引发消化道炭疽。一旦摄入炭疽孢子就会影响消化系统。一般在接触之后1~7天会引发感染。通过合理治疗后60%的患者可以存活;如果不给予治疗,则超过半数会死亡。

中枢神经系统炭疽

即炭疽杆菌脑膜炎,多继发于伴有败血症的各型炭疽,偶有原发性患者。

败血型炭疽

大多继发于肺炭疽或肠炭疽,少数由皮肤炭疽引起。可表现为全身毒血症症状。

患者最常问的问题

人得了炭疽能治好吗?

炭疽预后情况的好坏与是否进行及时有效的诊治有直接关系。炭疽患者多病情危重,可并发败血症和感染性休克,偶也可继发脑膜炎,若不及时诊断和抢救,则常在急性症状出现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如及时进行积极合理的治疗,几乎所有皮肤炭疽患者都可存活;吸入性炭疽患者超过半数可以存活;而消化道炭疽患者60%的可以存活。

炭疽有什么症状?

炭疽症状与其感染的类型有关。感染前期可不出现明显症状,症状可在感染后几小时至几天时间内出现,潜伏期因侵入途径不同而异,如果不及时给予治疗,症状均可蔓延至全身。

什么是炭疽?

炭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是由炭疽芽孢杆菌所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草食动物,尤其是牛、羊和马。人类主要通过接触病畜及其产品或者食用病畜的肉类而感染。其中皮肤炭疽最为常见,而肺炭疽和肠炭疽常危及生命。

病因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当炭疽孢子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内,孢子被激活,变得活跃,从而细菌也会繁殖并在体内扩散,从而产生致病物质(外毒素和抗吞噬作用的荚膜),最终导致炭疽。

基本病因

炭疽杆菌通过皮肤、黏膜侵入人体,被吞噬细胞吞噬后在局部繁殖,播散至局部淋巴结,并经淋巴管或血管扩散,引起局部出血、坏死、水肿性淋巴结炎、毒血症或败血症。

细菌繁殖过程中产生外毒素和抗吞噬作用的荚膜。外毒素是炭疽杆菌致病的主要物质,可引起明显的组织细胞水肿和组织坏死,形成原发性炭疽,严重时可导致多器官衰竭死亡。

症状

炭疽的症状与其感染的类型有关。感染前期可不出现明显症状,症状可在感染后几小时至几天时间内出现,潜伏期因侵入途径不同而异,如果不及时给予治疗,症状均可蔓延至全身。

典型症状

皮肤炭疽

炭疽痈

多见于面部、颈部、手臂或者手脚处。

起初为斑丘疹,次日则出现水疱,内含有淡黄色液体,周围组织会出现肿胀。第3~4天病变中心会出现出血性坏死从而下陷,周围出现成群的小水疱,水肿继续扩大。第5~7天,坏死破溃成浅溃疡,血样渗出物结成似炭块样黑硬的焦痂,痂下含有肉芽组织。

会出现发热、头痛、局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一般疼痛不显著,溃疡不化脓。

恶性水肿

少数病例局部无黑痂形成,而呈现大块状水肿,即恶性水肿,水肿处透明、柔软,呈红色或苍白,扩展迅速,可致大片坏死。

这种恶性水肿多见于眼睑、颈、大腿及手等组织松弛处。全身毒血症甚为明显,病情危重,若贻误治疗,可因循环衰竭而死亡。

吸入性炭疽

起病多急骤,临床表现主要为寒战、高热、呼吸窘迫、喘鸣、发绀、咳嗽、咳血样痰、 胸痛、大汗、心率增快等症状,有时在颈、胸部出现皮下水肿。

肺炭疽患者大多病情危重,常并发败血症和感染性休克,偶也可继发脑膜炎。若不及时诊断和抢救,则常在急性症状出现后24~48小时,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消化道炭疽

临床症状不一,可表现为急性胃肠炎型或急腹症型。急性胃肠炎型的潜伏期较短(12~18小时),发病时突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大便一般无血液,大部分患者于数日内恢复。

急腹症型患者全身中毒症状严重,持续性呕吐及腹泻,排血水样便,腹胀、腹痛,有压痛或呈腹膜炎征象,常并发败血症或感染性休克,而于起病后3~4日内死亡。

就医

患者如有病畜接触史或从事与动物及其产品接触的工作等需引起警惕。

具有典型皮肤损害或具有流行病学线索,并具有其他类型炭疽的临床表现之一者可诊断炭疽疑似病例,需到医院就诊。

 


暂时没有提问相关问题
抓紧提问吧!
  
客户服务中心
业务一部
晁 伟:17551855697 王祖儿:18552212292
业务二部:
龚玉芳: 13003478792 王 敏:15305121605
业务三部:
潘青青:19165956607 梁靖文:19517880248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3-202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数中堂(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3007011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2656

地址:北京市门头沟区石龙经济开发区平安路5号4幢DY2032 EMAIL:29059245@qq.com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