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丙型病毒性肝炎
丙型病毒性肝炎
概述
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和慢性传染病
主要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
约20%~50%急性丙型肝炎患者可自发清除病毒
患者不会产生保护性抗体,痊愈后可再次患病
疾病定义
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因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而导致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属于乙类传染病。
急性期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疲乏、食欲减退、恶心等,也可没有任何症状或者仅仅感到乏力,大约有55%~85%的感染者转为慢性肝炎,并有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的可能。
流行病学
丙型病毒性肝炎属于传染性疾病,人群普遍易感,以丙型肝炎病毒阳性的人为主要传染源,这些被感染的人可能没有任何症状, 且被感染后产生的抗-HCV并非保护性抗体,痊愈后仍可再患。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2015年全球约有7100万人受到慢性丙肝感染,大量慢性感染者会出现肝硬化或者肝癌,每年约有39.9万人死于丙型肝炎以及相关的肝硬化和肝癌。丙肝在全世界流行,但是,各地区的流行状况不同。
调查显示,自2004~2016年,我国报告丙型病毒性肝炎共202.1万例,年均发病率为11.5/10万,整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14.4%。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上升,男女发病率无显著差异。
HCV分为6种主要基因型(以1~6表示)和一系列的亚型(以a,b,c等表示)。根据基因型分布情况来看,HCV基因1b和2a型在我国较为常见,其中1b型为主,约占 56.8%;其次为2型和3型,基因4型和5型非常少见,6型相对较少。
疾病类型
一般可按病程分为急性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
急性丙型肝炎一般发生在感染丙肝病毒后6个月内,慢性丙型肝炎其感染时间一般超过6个月。约55%~85%的急性丙型肝炎患者会转为慢性丙型肝炎。
传播途径
主要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传播方式。其中主要的传播方式是共用注射器、性传播和母婴传播。血液透析过程中的污染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
输血及血制品传播
曾经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但随着筛查方式改变,此种途径已得到有效控制。
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
包括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共用剃须刀、共用牙刷、修足、纹身和穿耳环孔等也是潜在的经血传播方式。静脉注射毒品共用注射器和不安全注射是目前最新发现最主要的传播方式。
性传播
与HCV感染者发生性关系也可被感染;伴有其他性传播疾病,特别是感染HIV的患者,感染的风险更高。
母婴传播
HCV RNA阳性的母亲,分娩时将病毒传播给婴儿的几率可高达4%~7%;若合并HIV感染,传播的风险可增至20%。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拥抱、打喷嚏、咳嗽、食物、饮水、共用餐具和水杯、无皮肤破损及其他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传播HCV。因此,无需过分担忧。
病因
丙型病毒性肝炎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传染源主要是丙型肝炎患者以及慢性HCV感染者。
基本病因
丙型肝炎病毒经血液等途径感染人体后,引起病毒血症。在病毒的直接杀伤作用、宿主免疫、炎症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肝细胞损伤。
症状
丙型肝炎的潜伏期为2周~6个月,一般在感染后1周~2周即可在感染者体内检测到HCV。其临床症状一般较轻,隐性感染及无症状慢性丙型肝炎多见。40%~75%的急性丙型肝炎患者无症状;慢性丙型肝炎临床表现视病情轻重而定,可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典型症状
急性丙型肝炎
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表现为隐匿性感染。若有症状则以全身乏力为最主要表现,还可出现食欲下降、恶心、腹胀、右季肋部疼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少数伴有低热,轻度肝肿大,部分患者会出现脾肿大,少数患者会出现黄疸。
慢性丙型肝炎
大多数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无症状或有非特异性症状,例如慢性疲劳和抑郁。其症状通常是隐匿性的,进展缓慢,一般在献血或体检时发现。
伴随症状
少数急性丙型肝炎患者若表现为肝衰竭,则可有中毒性鼓肠、肝臭、肝肾综合征等症状出现。
少数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可出现肝外表现,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眼口干燥综合征、扁平苔藓、肾小球肾炎、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B细胞淋巴瘤和迟发性皮肤卟啉症等。
就医
建议主动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当出现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肝区不适等肝炎症状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检查。
就诊科室
对于发现有全身乏力、食欲不振、肝区痛等相关症状者,优先考虑感染科或者肝病科就诊,在基层医院时可选择全科医学就诊。有的患者仅有相关消化道症状,也可选择消化内科就诊。
抓紧提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