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
概述
一种与胃肠疾病发病有关的细菌感染
目前认为感染者是唯一传染源
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口-口、粪-口传染
保持饮食和环境卫生,避免“病从口入”
疾病定义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常寄生在胃黏膜组织中,感染后主要引起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等疾病,与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等疾病有密切的关系,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第一类生物致癌因子。
流行病学
全球范围内,大概一半的人都感染过幽门螺杆菌,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种族人群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有很大的差异,主要与社会经济水平、人口密集程度、公共卫生条件以及水源供应等密切相关。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
在发展中国家,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相对较高,约为50%~80%;而在发达国家,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低,约为25%~50%;我国平均感染率为50%左右。
传染性
幽门螺杆菌可传染,一般通过消化道进行传播,包括粪-口途径和口-口途径:
粪-口途径指感染者含菌的粪便直接或间接污染了饮食,其他人吃下后感染;
口-口途径指感染者含菌的唾液污染了食物或餐具,其他人吃下后感染,还有一些家长亲吻婴儿或用嘴喂婴儿饭引起感染也属于口-口途径。
此外,还有一类特殊的途径,即医源性感染,主要是为感染者进行消化内镜检查后,未彻底灭菌,可导致为其他人检查时传染幽门螺杆菌。
传染源
幽门螺杆菌仅寄生于人体,因此传染源是被感染的人。
传播途径
目前,人-人之间的口-口或粪-口途径是幽门螺杆菌主要的传播途径,也就是说不卫生的饮食习惯是主要的传染方式。此外,医院消毒不彻底的内镜也可能导致幽门螺杆菌交叉感染。
该疾病的传播主要见于以下方式:
食用不洁净的食物或饮用不洁净的水;
接触了感染者的唾液、体液、呕吐物或粪便排泄物,不洗手进食;
与感染者长期密切接触;
与感染者共餐,使用感染者用过的不洁饮食器具;
幼儿园和学校内儿童、学生之间的密切接触;
直接口对口喂食或密切接触。
易感人群
所有人对幽门螺杆菌均易感。
病因
普通人群对幽门螺杆菌都很容易感染。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革兰阴性杆菌,长约2.5~4.0μm, 宽约0.5~1.0μm,菌体呈螺旋形、S形或海鸥状。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很多消化性疾病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的主要致病因子和病原。
基本病因
感染幽门螺杆菌是基本病因,许多人在儿童期就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成人也可以感染幽门螺杆菌。在症状出现前,幽门螺杆菌可在胃黏膜定植多年,大多数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并不会有消化性溃疡,目前尚不清楚为何只有部分人群在感染后发生消化性溃疡。
诱发因素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诱发因素与传播途径有关,主要包括与感染者的长期密切接触、使用感染者用过的不洁饮食器具、直接口对口喂食/接触等。
症状
部分人群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可以没有明显症状,也可能不会发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症状因发病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别。新近感染者可能出现急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中约30%进展为慢性胃炎,10%~20%发展为消化性溃疡,少数发展为胃癌和MALT淋巴瘤。
早期症状
大多数患者在感染早期没有任何症状,部分可出现急性胃炎症状,包括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
典型症状
患者出现慢性上腹疼痛、饱胀、不适、反酸、嗳气、晨起恶心等消化道症状,这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胃黏膜的炎症改变,即慢性胃炎。
当少数患者由上述慢性胃炎表现逐渐出现上腹不适、进食后饱胀、疼痛或体重减轻等相应症状,这提示长期慢性炎症可能在导致胃黏膜从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胃癌这一进程中恶化。
部分患者的典型症状表现为慢性、节律性上腹痛,呈周期性发作,这提示可能发展为消化性溃疡。
部分患者仅表现为轻微消化道不适,这是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功能性消化不良、Barrett食管、胃食管反流病、淋巴细胞性胃炎、增生性息肉等相关。
伴随症状
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可能还会表现出乏力、脸色苍白等贫血症状,身上有出血点、淤斑、肾功能损害的紫癜症状等,这是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还与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密切相关。
还有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发生冠心病、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等肠外疾病的风险也较大,这些症状却常常被忽略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就医
对于出现上腹疼痛、饱胀、不适、反酸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建议尽早就医。非甾体抗炎药也可能会损害胃黏膜,所以在就诊时医生会询问基本健康信息和患者正在服用的药物,以帮助患者得到正确的治疗。
就诊科室
通常就诊于消化内科;如果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时可就诊于血液科;进展为胃癌的患者也可就诊于肿瘤科。
抓紧提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