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疾病理疗

梅毒

梅毒

 

概述

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

主要通过性接触、母婴、血液等方式传播

首选青霉素类药物治疗,部分可治愈

安全性行为、加强婚前和产前检查用以预防

疾病定义

梅毒(syphilis)是由梅毒螺旋体(TP)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系统性的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本病危害性极大,病变几乎可累及人体所有组织器官。妊娠期患有梅毒还可引起胎儿早产、流产、死产和新生儿梅毒。

流行病学

近年来,梅毒的发病呈现上升趋势。我国梅毒的发病率由 2003 4.5/10 万上升至 2013 32.86/10 万,年均增长 13.37%

不同地区梅毒发病差异很大,高发地区主要为西北地区、闽江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等;20~39岁的性活跃人群是高发群体,也是我国梅毒防治的重点人群。

疾病类型

根据传播途径的不同,梅毒可分为获得性(后天性)和胎传(先天性)梅毒;根据病程的不同又可分为早期梅毒和晚期梅毒。

传播途径

未治疗患者在感染后 1~2 年内具有强烈的传染性。随着病期的延长,传染性越来越小,感染 4 年以上的患者基本无传染性。

性接触传播

与梅毒患者未采取保护措施而有性接触,如阴道性交、肛交或口交,或与感染者共用性玩具时,难免都会对皮肤黏膜造成小破损,梅毒可因此侵入人体。约 95% 患者通过性接触传染。

母婴传播

妊娠 4 个月后,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胎盘及脐静脉由孕妇传给胎儿,分娩过程中新生儿通过产道时也可因头部、肩部擦伤而发生感染。

血液传播

梅毒螺旋体的耐寒力强,冷藏 3 天以内的梅毒患者血液仍具有传染性,输入该类血液可感染梅毒。此类传染途径较罕见,因为血液制品目前都有严格筛查,且梅毒在外界存活时间有限。

部分人与梅毒患者共用针头注射药物、共用刮胡刀等,可被感染。

其他情况

大部分情况下,梅毒螺旋体离开人体很难生存,煮沸、干燥、日光、肥皂水和普通消毒剂均可迅速将其杀灭,只有少数人可通过接吻、握手、哺乳或接触带有梅毒螺旋体的衣物、用具等被感染。

病因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P,又称苍白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梅毒的唯一传染源是梅毒患者,患者的皮肤损害、血液、精液、乳汁和唾液中均有梅毒螺旋体存在,与梅毒患者的溃疡或皮损密切接触,均有可能感染。

基本病因

梅毒螺旋体表面的黏多糖酶可能与其致病性有关。人体的皮肤、主动脉、眼睛、胎盘、脐带等组织富含黏多糖,故梅毒螺旋体对这些组织有高度亲和力,可以吸附到这些组织上,黏多糖酶分解组织内的黏多糖,可造成血管塌陷、局部供血受阻,继而出现血管炎症、组织坏死、溃疡等病变。

由于梅毒螺旋体抗原浓度低、免疫原性弱,梅毒免疫仍是不全免疫,即使血中梅毒螺旋体抗体滴度很高,TP仍然可以繁殖、扩散。未被清除的病原体随着机体免疫力的消长数量波动性变化,临床表现为梅毒的病情呈现自愈、潜伏或进展。

诱发因素

以下因素会增加梅毒的发病风险:

进行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如未使用安全套。

性活跃,滥交,与多个性伴侣发生性关系。

-男同性恋者,梅毒的发生几率增加。

感染HIV的患者,其发病风险增加。

症状

梅毒根据病程可分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和三期梅毒(晚期梅毒),每个阶段的特征及破坏程度、传染性均不同。

早期症状

早期后天(获得性)梅毒,指的是后天梅毒的一期、二期,病程<2年,患者主要表现为硬下疳和硬化性淋巴结炎,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及时可出现皮疹、骨关节病变、眼部病变、神经系统病变及其他脏器病变等多系统表现。

早期先天(胎传性)梅毒,2岁内诊断,病变类似于成人的严重二期梅毒。皮肤黏膜损害如皮肤干燥、皱纹、斑疹、丘疹、水疱或大疱、脓疱、表皮脱屑、瘀点、黏膜斑和扁平湿疣等。

典型症状

起病时期

常在感染后 2 3 周左右开始发病

常发生在硬下疳消退 3~4 周(感染 9~12 周后)

早期梅毒未治疗或治疗不充分,经过 3~4 年(最早 2 年,最晚 20 年)  

特征表现  硬下疳、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梅毒疹、全身表现  梅毒瘤、骨梅毒、神经梅毒

传染性  硬下疳传染性极强  传染性强  

一期梅毒

起病特点

通常在感染后 2 3 周左右开始发病,一般无全身症状,主要为硬下疳和淋巴结肿大。

硬下疳传染性极强,没有经过治疗者可持续 3~4 周或更长的时间,接受治疗的患者在 1~2 周后消退,消退后遗留暗红色疤痕或此处皮肤变色,但这并不意味着感染已经消失。

硬下疳

起初表现为外生殖器的小红斑,男性多见于阴茎、龟头、包皮及系带,女性多见于阴唇、会阴及子宫开口处(宫颈)。红斑发生坏死,形成直径为 1~2 cm圆形或椭圆形无痛性溃疡。因为无痛,所以难以察觉。

淋巴结肿大

硬下疳出现 1~2 周后,腹股沟或患处附近淋巴结可明显肿大,但是没有疼痛。

病情发展

如果一期梅毒没有得到治疗或治疗的不彻底,病情可进一步发展至严重的阶段。

二期梅毒

起病特点

常发生在硬下疳消退 3~4 周(感染 9~12 周)后,有时可与硬下疳同时出现。还可出现皮肤以外的其他症状。此期梅毒传染性强,即使皮疹自行愈合,仍具传染性。

梅毒疹

二期梅毒特征表现,可覆盖全身皮肤和黏膜,甚至是手掌和脚底,梅毒疹可表现为红色或红褐色丘疹、斑丘疹、斑块等,与普通皮肤病类似,通常不会发痒或仅有轻微瘙痒。有的皮肤黏膜上出现脓疱、溃疡,溃疡可能发生在口腔、咽喉或生殖器。皮疹通常在 2~3 个月自行消退。

梅毒扩散到全身

斑片状脱发、肌肉酸痛或关节肿胀、发烧、喉咙痛、淋巴结肿大、视力下降、看东西模糊等。此外,患者还可出现神经损害,表现为头痛、呕吐、贪睡、反应迟钝等。

病情发展

患者如果没有接受治疗,疾病可能进入潜伏阶段(隐藏阶段),此时患者可没有任何临床症状。此后潜伏期可以持续数年。当患者抵抗力降低时,可再次出现症状,称为复发梅毒。严重者疾病可能进展到第三阶段。

三期梅毒

起病时期及病情发展

一期、二期梅毒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充分,经过 3~4 年(最早 2 年,最晚 20 年),可有40% 的患者发生三期梅毒。此期传染性弱,但破坏性大,除皮肤黏膜外,还可发生骨骼梅毒、心血管梅毒、神经梅毒。

皮肤黏膜损害

大多常于感染后3~5年发生,皮肤损害倾向于局限化、成群发生,具破坏性,预后遗留瘢痕。有两个主要型别:

结节性梅毒疹:发生在头面部、肩部、背部,表现为呈簇状排列的铜红色结节。

梅毒瘤(梅毒性树胶肿):三期梅毒标志,是梅毒破坏性最大的一种损害。典型损害为 2~10 cm的马蹄形溃疡,边缘锐利,表面有黏稠树胶状分泌物。口腔黏膜损害可导致发音、吞咽困难,眼部皮肤黏膜损害可出现眼痛、视力障碍,甚至失明等。

骨梅毒

发生率仅次于皮肤黏膜损害,最常累及头面部骨和胫骨,产生骨膜炎、骨髓炎及树胶肿性骨关节炎,患者可表现为骨骼疼痛、病理性骨折、骨穿孔、关节畸形等。骨剧痛最常发生在夜间,是一种提示性症状。

心血管梅毒

生率为 10%,多在感染 10~20 年后发生。主动脉炎是心血管梅毒的基本损害,分为梅毒性单纯性主动脉炎、梅毒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梅毒性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梅毒性主动脉瘤及心肌树胶肿五种类型。

毒性单纯性主动脉炎:早期很难发现,可有胸部正中不适或疼痛,与心绞痛相似,部分患者可伴有一阵一阵的呼吸困难。

梅毒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常并发梅毒性主动脉瘤。医生检查可发现心脏向左下方扩大,听诊有杂音,脉搏骤起骤落,像潮水涨落。严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导致死亡。

梅毒性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表现为胸部正中疼痛,类似于心绞痛,但发作持续时间长且晚上加重,对亚硝酸盐治疗反应不佳,少数病例可在症状出现不久即死亡。

梅毒性主动脉瘤:一些患者在主动脉瘤没有破裂时无临床表现。主动脉瘤增大到一定程度,可压迫附近的组织器官,如压迫肺动脉胸痛、咳嗽、吞咽困难、气喘,压迫左喉返神经可出现声音嘶哑,压迫脊柱或其他器官可出现上腹部疼痛,上腔静脉受压可使头颈部静脉充血及呈青紫色改变等。严重者瘤体可破裂,导致心脏受压迫、猝死。

心肌树胶肿:非常少见,树胶肿大小不一,分为局限型和弥漫型 2 种。局限型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发生前很难作出诊断。弥漫型常发生顽固性心力衰竭,出现呼吸困难等。

神经梅毒

各期梅毒,甚至一期梅毒都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CNS),大多数受累的患者没有症状,但脑脊液检查可确诊。所有可能由梅毒引起的神经、听觉、视觉体征或症状的梅毒患者都需要进行脑脊液检查。

早期神经梅毒发生于感染后第1年,主要是脑膜神经梅毒,表现为脑膜炎。感染后47年,发生脑膜血管神经梅毒,表现如同中枢神经系统缺血性疾病。在感染后10年,有两种典型临床类型,即脊髓痨和麻痹性痴呆。

晚期神经梅毒发生率为10%,多在感染 3~20 年后发生。常见症状包括头痛、精神行为异常、认知功能下降、记忆力下降、偏瘫、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受损或丧失、肢体协调障碍不能维持躯体平衡、癫痫及大小便不受控制而自动排出来等。脊髓受累者可表现为下肢有闪电样痛、感觉异常、触碰会有疼痛和感知温度有障碍等。

潜伏梅毒

有梅毒感染史,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充分,患者可能出现症状完全消失,进行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查,结果为阳性,脑脊液检查正常,此为潜伏梅毒(隐性梅毒)。潜伏梅毒有复发的可能。感染期限在 2 年以内的为早期潜伏梅毒,感染期> 2 年为晚期潜伏梅毒。晚期潜伏梅毒未处理,可进展为三期梅毒。

先天性梅毒

先天性梅毒是指母亲患梅毒,在怀孕时或生产时传染给胎儿或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增大了新生儿死亡及并发症风险。

先天梅毒新生儿常为早产儿,发育营养差、消瘦、皮肤松弛,貌似老人,哭声低弱而嘶哑,躁动不安。除此之外还可出现以下损害:

皮肤黏膜损害:多在出生 3 周后出现,也可能出生后即有。手掌、足底等部位出现各种类型皮疹,口周和肛门周围常形成皲裂。

梅毒性鼻炎:多在出生后 1~2 个月内发生。鼻黏膜溃疡,排出血性黏稠分泌物,堵塞鼻孔造成呼吸、吸吮困难,严重者可出现鼻中隔穿孔、鼻梁塌陷,形成鞍鼻。

骨梅毒:较常见,包括骨软骨炎、骨髓炎、骨膜炎等,患儿肢体疼痛、不能活动。

其他损害: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大、贫血、生长发育不良等。

就医

患者与疑似感染梅毒的患者有不安全的性接触,或患者生殖器部位出现溃疡、皮疹等疑似梅毒的症状,均应及时到皮肤性病科进行相应的诊治。

 

暂时没有提问相关问题
抓紧提问吧!
  
客服服务热线
400-133-2005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3-202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数中堂(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3007011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2656

地址:北京市门头沟区石龙经济开发区平安路5号4幢DY2032 EMAIL:29059245@qq.com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