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400-133-2005
欢迎来到数中堂中医药在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百科 > 中医诊疗

方术拨正伤寒五版教材对73条的错误注解

来源:数中堂中医专家组特约专家 时间:2024-07-03 作者:清源-伤寒论配方算术传承人 浏览量:

【五版教材】

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73)

【提要】指出水停中焦与水蓄下焦的一个鉴别要点。

【释义】本条使用以方证“证”的笔法确定病证,要在突出五苓散证与茯苓甘草汤证的一个鉴别要点,而省略两证的主要表现。外感病,水蓄下焦,气化不行,水不化津,津不上承,故见口渴;其水饮停于中焦,水津尚能敷布,则口不渴。故口渴与否,在二证具备此可比条件时,可以作为一个鉴别要点。全面鉴别五苓散证与茯苓甘草汤证,必结合主证和病位特点进行,切不可以口渴与否为唯一鉴别点而误辨。


【五苓散】

【组成】猪苓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

【煎法】右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伤寒条文7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伤寒条文72】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伤寒条文74】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伤寒条文141】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

【伤寒条文156】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伤寒条文244】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

【伤寒条文386】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茯苓甘草湯】

【组成】茯苓二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一两,生姜三两

【煎法】右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伤寒条文356】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清源点评】

简言之,五版教程认为:

1、水停下焦会渴用五苓散、水停中焦不会渴用茯苓甘草湯。这是非常彻底的错误,病理、逻辑、方证都错了!

2、以这样的方证总结去套方,以这个标准去背诵、记忆、使用,非但治不愈,还会因此导致变证百出!


【清源注解】

【辅行诀解读试读】

1、茯苓、甘草,是泻肾利尿的,排的是下焦之水。而五版教材认为水蓄中焦,是一错。

2、水蓄下焦,兼运化不及,是会导致口渴,但只是情况之一,五苓散相关条文这么多并非全部都是这个原因。即不周严,不究竟,是二错。


分享到:
客服服务热线
400-133-2005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3-202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数中堂(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3007011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2656

地址:北京市门头沟区石龙经济开发区平安路5号4幢DY2032 EMAIL:29059245@qq.com

用微信扫一扫